衛福部國民健康署指出,攝取過多糖分除了會提高蛀牙風險,還可能增加肥胖和代謝症候群發生的機會,甚至恐因發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心血管問題等慢性疾病。為了避免攝取過量糖份,許多人會選擇以「無糖飲料」或「代糖食品」替代,然而這類食物並沒有想像中健康!

示意圖。圖片來源 / 翻攝自Dana-Farber Cancer Institute

 

食安專家韋恩在臉書粉專「韋恩的食農生活」發文示警,一項由巴西聖保羅大學醫學院主導的研究結果顯示,阿斯巴甜、糖精、乙醯磺胺酸鉀 (A-K)、赤藻糖醇、木糖醇和山梨醇等6種常見的甜味劑,可能會讓大腦提早老化約1.6年。

示意圖。圖片來源 / 翻攝自WebMD

 

研究團隊追蹤了超過1萬2000名年齡介於35歲至75歲的公務員,以每天人工甜味劑攝取量分為3組觀察大腦健康狀態,分別為每天約20毫克低量組、每天約66毫克中量組、每天約191毫克高量組。結果發現即便是低量組腦部功能也有明顯下滑,中、高量組退化幅度更大,且60歲以下的中壯年族群與糖尿病患者影響最為顯著。

示意圖。圖片來源 / 翻攝自The Food Institute

 

雖然目前尚未釐清影響原因,但已知阿斯巴甜可能分解成具毒性的副產物,損傷腦細胞,影響記憶與思維;赤藻糖醇則會損傷腦血管,可能導致血流減少、增加中風風險;其他甜味劑則可能引發腦部發炎或血液凝結,加速認知功能退化。由於1罐無糖可樂就含有約200毫克的阿斯巴甜,韋恩特別提醒民眾下次拿起無糖飲品或代糖零食前,應三思是否真的健康。

圖片來源 / 翻攝自臉書 (韋恩的食農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