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不要亂吃,以免吞下什麼不該吞的!中國湖南省一名李姓男子視力模糊,時間長達一年,隨後出現許多不適症狀,便緊急就醫,怎料經檢查,發現他腦中有一條長達18公分的「活蟲」。

翻攝自廣東廣播電視台,下同
根據《香港01》報導,去年4月開始,李男常感覺眼睛有異物,出現類似「馬賽克」的漂浮物,決定去看眼科,當時的結果顯示「眼睛正常」,但腦部核磁共振檢查卻指出「腦內存在異物」,由於沒有太過嚴重,他並沒有放在心上,未積極治療。

然而,時間很快來到今年7月底,李男出現更多詭異的症狀,他突然眼前一黑、口吐白沫、身體抽搐等,被送到醫院。經醫師檢查,李男的腦內有一條長達18公分的裂頭蚴 (又稱:活蟲) ,透過開顱手術,這條寄生蟲已被成功取出。

對此,醫師相當好奇,便詢問李男「是否吃了什麼不乾淨的東西?」他回憶,多年前曾生食蛇膽,「當時抓了一條蛇,想吃蛇肉,直接開膛破肚後取出蛇膽,沒弄破就直接吞下去了!」醫師推測,兩者有極大關連。
最後,醫生提醒,預防裂頭蚴感染,需牢記「三不」原則:不喝生水、不吃生肉、不用生肉外敷傷口,從源頭降低感染風險,所以飲食安全至關重要,避免生食是保護健康的重要措施。

示意圖,翻攝自pexels
據悉,10天後,李男的身體狀況好的差不多,已順利出院,想必以後不敢亂吃東西了吧!
↓繼續看下一則新聞↓
出社會後忙著工作,哪裡還會有時間運動呢?能睡飽就不錯了!不過現在有研究發現,每天只要抽出15分鐘進行這項運動,就能獲得顯著健康效益。

示意圖,翻攝自pexels
美國最新研究發現,每天快走可讓早死風險降低近20%,效果幾乎等同於每週累積150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根據《CNN》報導,《美國預防醫學期刊》 (Americ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 刊出范德堡大學醫學中心的研究成果,研究團隊在2002至2009年間,針對8萬5千名低收入與非裔族群蒐集其運動習慣、步行速度與健康狀況,並於16年後進行追蹤回訪,於2023年展開分析。

示意圖,翻攝自pexels
沒想到,結果顯示,每天快走至少15分鐘,早死風險下降近20%;每天總計慢走超過3小時,風險僅下降約4%,研究作者之一的鄭煒 (Wei Zheng,音譯) 表示,雖然快走與慢走都對健康有益,但「走得快」的效果更為顯著,「快走比慢走好,但過去很少有研究探討『應該快走多久』」、「即使每天只有15分鐘快走,也能獲得確實的健康回報,不必完全依賴高強度運動,就能有效延年益壽」。

示意圖,翻攝自pexels
至於美國丹佛國家猶太健康中心心血管預防主任傅里曼 (Andrew Freeman) 則指出,「走路速度長期以來被視為健康指標之一,走得快代表體能較佳;反之,若身體狀況差,往往就無法快走。」

示意圖,翻攝自pexels
再來,研究同時指出,快走的好處不只延長壽命,還包括:
1.幫助控制體重與血糖
2.降低癌症與心臟疾病風險
3.減緩關節疼痛以及增強免疫力
4.降低心臟衰竭、心律不整與第二型糖尿病風險
5.改善睡眠以及減少發炎、保護大腦結構
6.降低失智與阿茲海默症風險

示意圖,翻攝自pexels
再來,英國國民保健署 (NHS) 更提供判斷標準,「若走路時能說話,但無法唱歌,就表示已達到快走強度。」最後,專家提醒,保持正確姿勢同樣重要,走路時應維持身體挺直、肩膀向後、手臂自然擺動,才能避免背痛並維持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