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一名女子努提亞拉 (Nurtyara) 近日準備料理剛購買回家的龍蝦,未料就在料理前,竟目睹龍蝦在水槽內生產,讓她當場愣住。

示意圖,翻攝自pexels
努提亞拉在Threads上傳影片,只見畫面中,一隻母龍蝦靜靜地待在水槽中,周圍竟出現大量小龍蝦在水中蠕動,看得她又驚又疑,並在貼文寫下「這下子不知道該不該煮來吃了?」

翻攝自Threads (@nurtyara_wong) ,下同
這段僅10秒的影片迅速在社群上瘋傳,吸引大批網友留言熱議,許多人直呼「這下真的進退兩難」、「看到這畫面還能吃得下去嗎?」更有網友感性地說「千萬別煮它啊!否則小龍蝦就沒有媽媽了」,也有人笑稱「如果決定養這隻母龍蝦,以後就會有吃不完的龍蝦了!」

不過,更多人建議,應將母龍蝦與幼蝦一同放生,讓牠們回歸自然。
↓繼續看下一則新聞↓
日本近來「熊出沒」事件頻傳,野熊襲擊民眾導致受傷,甚至死亡的案件層出不窮,截至今年9月底,已有108人受傷、9人死亡,創下歷史新高,令人擔憂的是,熊的出沒範圍不再侷限於山林或郊區,甚至已逼近都市住宅與地鐵站附近。專家警告,部分熊甚至開始將人類視為獵物,傳統用來驅趕牠們的「熊鈴」,反而可能吸引熊接近。

示意圖,翻攝自pexels
根據《朝日新聞》報導,10月20日,東京都青梅市住宅區附近出現熊啃食堅果的痕跡,顯示熊的活動範圍已擴及首都圈,宮城縣仙台市更首次啟動「緊急狩獵」,因為熊的蹤跡竟出現在市中心地鐵站前。

示意圖,翻攝自pexels
「日本熊森協會」理事、熊類生態專家鈴木輝指出,全球暖化造成山林食物短缺,再加上太陽能發電與道路開發等人為干擾,使熊失去棲息地,不得不進入人類生活區覓食,部分地方政府在市區近郊設置誘捕熊的箱形陷阱,其實是「錯誤政策」,只會讓熊與人類活動區更加重疊。
山林情報館長佐佐木俊尚也直言,過去25年來,日本熊的數量幾乎翻倍,隨著山毛櫸果實歉收、山區覓食困難,再加上農村人口流失、聚落荒廢,使動物活動範圍不斷擴大,人類與熊的距離越來越近,更令人憂心的是,熊的行為也出現變化,好比今年岩手地區,已發生3起熊吃人事件,上次類似悲劇是在2016年秋田縣,造成4人喪命。

示意圖,翻攝自pexels
對此,佐佐木警告「這些熊不再只是受到驚嚇才攻擊人,而是開始把人當成食物」,建議民眾不要依賴熊鈴,因為聲音可能反而會引起熊的注意,增加危險。
最後,佐佐木呼籲,日本必須重新檢討獵熊制度,目前獵人高齡化嚴重、後繼無人,若能讓警察與自衛隊接受獵熊訓練,將有助於減少熊患。

示意圖,翻攝自pexel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