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會轄下的「美中經濟暨安全檢討委員會」 (U.S.-China Economic and Security Review Commission, USCC) 公布《2025 年度向國會報告》,寫下中國正以加速節奏強化對台軍事能力,並可能於2027年、2035年、2049年這三個關鍵年份,具備對台採取武力行動的成熟條件。

根據《東森新聞》、《中央社》報導,隨著解放軍近年在台海周邊的演訓與部署不斷升級,其能力已接近可在「毫無預警」的狀況下,將例行演習轉化為實際封鎖或入侵。對此,「美中經濟暨安全檢討委員會」分析,中國官方雖從未公開設定統一台灣的期限,但多項政治與軍事時間表顯示北京可能自我設定節奏:
● 2027年–解放軍建軍百年、習近平要求具備攻台能力
美國情報界多次透露,習近平已要求解放軍在2027年前具備攻台成功能力,雖不表示必然開戰,但因具象徵意義、軍力提升與美軍換裝空窗期重疊,2027年被視為外界警戒度最高的時間點。
● 2035年–中國全面軍事現代化完成目標
2035年是解放軍「基本實現現代化」的官方時程,北京甚至宣稱規劃建設「福建—台灣高
鐵」,儘管台灣明確否認並批評為政治操作。外界普遍認為,除非北京掌控台灣,相關工程根本不可能落地,使2035年成為另一個武力完成度的里程碑。
● 20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百年
習近平提出「民族復興」最遲於2049年達成,而「完成統一」被列為復興核心要求之一。解放軍也定下在本世紀中葉建成「世界一流軍隊」的目標,使2049年成為無法迴避的最終政治時限。

「美中經濟暨安全檢討委員會」直言,解放軍在台海周邊的軍事行動已呈「常態化威嚇」,2025年截至10月,中國軍機侵入台灣防空識別區 (ADIZ) 已超過3千起,較前一年同期增加三成。大型環台軍演亦持續升級,科目涵蓋能源封鎖、切斷外援航路至奪取海上要道,美軍印太司令更形容這些演習是「武統預演」。

再來,「美中經濟暨安全檢討委員會」提及,中國在對外與對內宣傳上的論述差異日益明顯:
• 對外英文宣傳–淡化武力犯台的可能性
• 對內中文宣傳–加強宣稱「台灣挑釁」、為軍事行動塑造合法性
專家認為,這種宣傳差異可能是北京讓民眾「逐步做好戰爭準備」的前兆。

委員會副主席、前美國國防部印太安全事務助理部長薛瑞福 (Randall Schriver) 在聽證會上也稱,美台應加強雙邊軍事訓練,並歡迎邀請日本、菲律賓等可能牽涉台海突發情勢的國家共同演習。

最後,「美中經濟暨安全檢討委員會」建議,美國國會應指示國務院與台灣合作啟動外國軍售 (FMS) 專案,提供非武器類的支援服務,以加強美軍在印太區域部署的韌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