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有錢人都吃什麼補品? 說出來嚇死你!

 導語:如今,各種養生保健產品可謂名目繁多、數不勝數。中國古人同樣重視養生保健,有些人對補品的消費,甚至到了痴迷的地步。當然,歷史上因“補品”過量導致傷身折壽甚至中毒而亡的也不鮮見。

秦漢人青睞“五色藥石”

從《神農本草經》所記來看,人參在秦漢已被作為保健良品來消費了。

而當時最高級的補品,要算以“長生不老藥”為代表的這類所謂的靈丹妙藥,秦始皇便特好這一口。

當時的方士甚至把露水當補品,推薦給秦始皇煉丹服用。秦始皇曾將從六國民間收繳的兵器集中銷毀,鑄成12個萬余斤的大銅人,其手造型奇特,個個手執托盤。

原來就是秦始皇相信身邊方士的鬼話,用銅人所執的大盤子承接天露,稱天露煉成的丹藥服後可長生不老。

秦漢人迷戀的“不老補藥”,到底是些什麼東西?經考證,都系將丹砂、水銀、鉛丹等礦物質燒煉,經化學反應後所得的物質。

當時最受有錢人青睞的這些“補品”,有紫水晶、硫黃、雄黃、褚石和綠松石等五種礦物質,被視為“五石之精”,又稱“五石人參”,通稱“五色藥石”。

這些“大補品”,實是大毒藥,成分中大都程度不同地含有毒物質,少量服用問題不大,有時還有益處,但多了或長期服用,反而傷身折壽。

魏晉人迷信“寒食散”

到了魏晉南北朝時,以藥石為基本成分的這類“補品”,最受歡迎。

當時最高級、且最流行的是“五石散”。此品又名“寒食散”,據東晉人葛洪《抱朴子內篇·金丹》所記,系丹砂、雄黃、白礬、曾青、磁石等五味藥物製成。

魯迅對此也有過研究,認為五石散的基本成分是石鐘乳、石硫黃、白石英、紫石英、赤石脂等。

此大補方在漢代即已出現,但到三國,由於玄學家、曹魏尚書何晏的大力推廣,在官場上、有錢人中間開始流行,服用五石散成為魏晉富人的標志,好多魏晉名人都是五石散的忠實消費者。

《晉書·王羲之傳》記載,王羲之“雅好服食養性”,他與道士許邁,“共修服食,采藥石不遠千裡”。

服食五石散後身體發熱,正合放浪形骸、偏好聲色、追求刺激的魏晉人的胃口。

這種保健品有很強的毒副作用,服後心中煩躁,如火燒身,因此服食五石散是有嚴格講究的:必須寒衣、寒飲、寒食、寒臥,故名“寒食散”。當藥力散發時,一定要寬衣出戶外散步,故又叫“行散”、“行藥”。

唐代人熱衷服食“大藥”

中國人對補品的迷信,到隋唐時代達到了高峰。這一時期,煉丹手法花樣翻新,保健補品種類豐富。

如,有的用豬牙和十一月採的皂莢,燒煉取灰霜,製成名叫“莢天生牙”的保健藥品。甚至連大小便都曾被唐人拿來煉制補品。

這些丹藥,唐人俗稱為“大藥”。許多官員、文人成為唐朝保健品市場的消費主力,有的人直接自己動手采煉補藥。

李白在青少年時代就迷信仙丹補藥,退出官場後加入道教,遊走各地,求仙訪道,拜師煉丹。登上泰山之巔後說,“安得不死藥,高飛向蓬瀛?”但李白因為這類“補品”吃得太多,造成慢性中毒,痛苦萬分。

唐朝皇帝最迷信進補,“多餌丹藥”。唐太宗李世民、高宗李治等,都曾召來大批煉丹道士進駐宮中,煉制長生大藥。李治剛當上皇帝便廣征天下奇人,入宮合煉黃白仙丹。

後來潘師正、劉道合兩位煉丹高人,給他煉出了神藥“大還丹”(人工還原合成的紅色丹砂),這當是當時皇家最高級補品了。但李治嘴貪,服食過量,急性中毒而亡。

宋元顯貴盛行喝鹿血

宋元時期,以動物乳汁、血液為代表的液體補品開始流行。這種保健品消費趨勢,其實在唐末已經出現,當時稱為“飲子”,即現代所說的保健飲料。真正的有錢人、貴族中間則盛行喝鹿血。

明代,有錢人的保健品消費觀念似乎有所倒退,漢唐流行的藥石類固體補品又有了市場,煉丹之風再起,有錢人服食丹藥成為一景。

實際上,明清時的不少大補藥都是壯陽藥,而歷代皇帝常用的“大補品”其實也多是這類東西。從有關記載來看,清朝皇室也是這樣。

所以,養生保健需謹慎,對待保健物品要科學明智哦!

關注點贊時來運轉,把福氣健康轉到您手裡~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