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將會發送重設密碼信件至您的信箱。
*若您於1小時內沒收到信,請檢查垃圾信件夾。
註冊前請詳閱使用條款及隱私條款
PURPLE
2017-10-31
為了照顧而中年離職,第一個衝擊是現職的薪水收入。父母天年後即使能重返職場,可以累積的退休年資也有限了,更多的是像Alex仍在待業中,很難再繼續累積年資,因此第二個衝擊是自己的老後準備。
弟弟出錢修繕老屋,讓長年照顧父母的哥哥安老,這個有「洋蔥」的真實故事,是我在日本《全能住宅改造王》的節目中看到的。
那一集的任務,是要改造一間鄉間的百年老宅,委託人是幾個手足,為了感謝大哥長年照顧老父母到天年,因此出資修繕老家,讓也已經年邁的大哥能夠安居養老。
當大哥看到煥然一新的祖厝時,不禁紅了眼眶,我看了也滿是感動。但有更多長照故事的結局,不全然是如此美好,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以下簡稱家總)秘書長陳景寧也曾跟我分享了一個真實案例。
單身的張大姐(化名)辭職照顧老父母,兩個弟弟負責提供孝養金。雖然父母的房子已經過戶給男丁,但是弟弟們承諾大姊可以長住到老。
豈料父母天年之後,其中一位弟弟經商失敗,原先用來抵押籌資的房子被法院拍賣,張大姐不僅失去棲身之所,已近花甲之年,也很難重返職場。
我聽了這則故事後心想,如果另一位弟弟沒有收留姐姐,張大姐不就是「下流老人」的預備軍了嗎?
日本暢銷書《下流老人》作者在書中一共舉了四個案例,第一個登場的案例:加藤先生,就是因為照顧生病雙親而在中年退出職場,最後成為作者筆下的「下流老人」。
根據勞動部推估統計,臺灣每年約有13.3萬人是因為照顧雙親而離職,但是我聽過太多專家與照顧者的建言都是,「不要為了照顧而離職」,因為這是下下策,歸納有以下6個理由。
理由1:很難重返職場
根據衛福部統計,2015年國人不健康平均餘命已達8.8年,就以近15年來的數字顯示,不健康餘命有逐漸增加的趨勢。
不健康餘命越長,需要長照時間當然也越長。如果照顧的是女性長輩,長照時間又會比男性長輩多上一截。
也就是說,為了照顧雙親而離職,會是一場長期抗戰。但是跟職場脫節的時間越長,重返職場的難度也越高。
政府雖然知道照顧者有四大需求:喘息、心理支持、財務、再就業,但是以現有資源,頂多能在前三項使點力,最後一項幾乎只能靠自己。 圖片放大
理由2:衝擊老後準備
Alex是獨生子,父親突然中風,Alex不堪蠟燭兩頭燒,想說父親有終身俸可領,因此辭職專心照顧。
轉眼7年過去,父親心肌梗塞逝世,Alex終於可以卸下長照重擔,但是父親的終身俸也跟著結束,Alex找了半年的工作,還是沒下文。
就以勞保為例,屬於社會年金性質的「勞保老年給付」,與屬於企業年金性質的「勞工退休金」,計算公式都不脫兩大因子:投保平均薪資、年資。薪資操之在人、年資操之在己。
年資越多,「勞保老年給付」與「勞工退休金」也越多;年資越少,「勞保老年給付」與「勞工退休金」也越少。
退出職場雖然會被自動轉為國民年金,開始累積國民年金的年資,但是國民年金的年資再多,計算出來的「老年給付」少得可憐,遠遠無法與勞保的老年給付與退休金相提並論。
家總雖然有向政府倡議,應承認離職照顧期間的年資,但是在財政難以為繼,以及涉及複雜人性的前提下,我認為,被採納的機率應是相當渺茫。
理由3:終身單身機率較高
我聽過不少有眾多手足的家庭,面臨父母的長照需求時,已經成家的手足,就像玩撲克牌遊戲中的「大老二」,可以喊一聲「pass」,就輪到下一家去傷神。
結果往往仍是單身狀態的手足,因為沒有家累,而被家族期待離職照顧,就像前述案例中的張大姊,因為單身而離職照顧,但也因為離職照顧而蹉跎終身。
因為長照是一場長期抗戰,與社會鏈結長期中斷的結果,擇偶的機率也會跟著銳減,等到想要努力自己的終身大事時,年華已去。終身單身、如果又沒有領養小孩,當自己的老後有長照需求時,連可以陪病的兒女都沒有了。
理由4:婚姻面臨挑戰
大梁父親胃癌,切除胃部手術後,出院時身上已經插了三管(鼻胃管、氣切管、尿管)。大樑不忍送老父去護理之家等死,先是借貸請台籍看護在家照顧,後來自己辭掉工作接手。
大梁對妻兒充滿歉疚,因為他已經快三年時間,沒有辦法給家人一毛錢的生活費。大梁說,如果妻子提出離婚要求,他不會、也沒有權利怨懟,但是他現在最怕聽到妻子開口說,「我們應該談一談了…...」
大梁的故事其實出現在很多家庭,雙薪家庭就像雙引擎飛機,因為長照需求而關閉一具引擎,只剩另一具引擎,很難長久撐持。長照之路最令人愁的就是那個「長」字,只有讓家庭儘量正常運作,長照之路才能走得穩、走得久。
理由5:專業照顧能力不足
潘先生的母親中風,出院後潘先生自己照顧。由於母親一直昏睡,被叫醒時會生氣,兒子索性讓母親好好休息。後來竟然發現,母親身上已經出現碗大的褥瘡,最後還是送去讓機構照護。
離職自己上陣,不能只靠孝心,如果沒有接受專業訓練,對被照顧者未必是福。良好的長期照顧,不只是提供生活支援就好,還要有醫療、護理、營養、認知功能、預防延緩等多元的專業配合。
理由6:生活品質長期打折,老人容易變成受氣包
一但全職扛起長照重擔,幾乎沒有假日可言。長照福利中雖然有所謂的「喘息服務」,也不是隨時都能申請得到。
沒有喘息也就算了,想到過去那些職場同樂的活動,像是部門聚餐、公司旅遊、尾牙摸彩,都已跟你無關。偶而聽到的新聞反而是,同梯或後進獲得升遷。
如果前述的幾個理由又同時湧上心頭,除非心理素質很強,否則負面情緒勢必日漸累積,結果原先想要全心照顧的長者,往往變成當然的「受氣包」。
根據全國家庭照顧者資料庫統計,「高風險類型」的照顧者排行Top1是「男性」,長照悲劇事件中的照顧者,確實也是以男性居多。
但是這份調查,並不代表女性照顧者就能扛得住壓力,母親罹癌、父親失智、先生中風的黃大姊,也是在照顧到第七年時萌生短念。
太多離職照顧的案例是雙輸,因為低估長照的多重挑戰,高估自己的承壓能耐。還好黃大姊開始向外求援,黃大姊說,「我的人生從此出現轉折」。
正確的因應之道是像黃大姊一樣尋求外部支援,各縣市的長期照顧管理中心、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可以是求援的前兩站。
那自己該扮演甚麼角色呢?就是好好工作,不要讓家庭的現金流入中斷,繼續累積珍貴的職業保險年資。只有兼顧父母的照顧、自己的老後、以及婚姻家庭的和諧,長照之路才能走得穩、走得久。
上一篇
下一篇
粉絲專頁讀取中…
立柱碰總支數速見表
14位動漫中生病的女角色介紹
8張「如果韓國女明星變成迪士尼公主…」插畫,全智賢變成愛麗兒變更美豔動人!
謝淑薇溫網混雙止步8強衛冕夢碎 詹皓晴女雙搭檔不適退賽
劉子銓期待服役 老爸怕他變天兵
獨家》鑽石歌王林沖離世!享耆壽92歲 生前摯友悲痛證實死訊
小薰為桃園電影節重返仙島 祈禱後放晴感恩「祖靈來幫我」
快訊》李小飛告別式!「韋小寶」為遺照 摯友鄭進一淚送最後一程
獲封插畫界林志玲!50歲美魔女出道當歌手 凍齡模樣震撼全網
73歲金士傑奪第一屆劇王!感性謝小25歲妻子 劉冠廷、施名帥跪著頒獎
韓國瑜地下賭盤夯!邱建勇曝「這小動作」恐讓選情翻盤
玻璃心碎!男被按喇叭扔檳榔渣狂譙 惱羞原因曝光!
假結婚坑殺遊民 輕判17年
【富邦太子首曝光】百煉成鋼 首富爸爸培養接班人超費心
涉侵占3千萬 雲門金主逃過追訴期
王健之死驚呆馬雲 郭文貴:提早辭職金蟬脫殼
一張考卷見台學生英文程度落後大陸 李家同PO文掀論戰
麵線一碗1千!憲哥聽完直呼:這合理
*若濫用舉報功能,將導致帳號被封鎖
讚一下,我們會更努力!
打開微信,點擊「發現」 → 『掃描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