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是家長在有意識的言傳身教和無形的家庭氛圍下,對孩子進行的教化行為,是每個孩子人生中最先接觸到的教育,對孩子的三觀起著深遠而持久的影響。

然而,有關調查顯示,近50%的家長不知道用什麼方法教育孩子。家長在教育孩子過程中,最應該關注什麼呢?

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朱永新,對此給出的答案是:“陪伴、閱讀、習慣”。困惑的家長一起來看看吧!

本文摘錄自朱永新於“上海市家庭教育高峰講壇”第六場講座發言稿。

........................................

現在的家長,和以前相比有了很大的變化。其中最大的變化之一對現代信息平台的利用,很多班級的家長都有兩個群:

一個是班級教師和家長共同參與的家校互動群,教師隨時將班級孩子在學校期間的學習和生活狀況通過微信告知家長,家長也積極予以回應;二是班級家長自己建立起來的微信群,撇開班主任和任課教師,相互之間交流育兒的心得。

按理說這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但也常常讓家長感到苦惱。其中較多的苦惱來自各家孩子之間的互相攀比。一個孩子學習成績比較好,往往會讓很多家長感到好奇,多方打聽是否參加了什麼輔導,或者家庭教育中有什麼訣竅......

其實,家庭教育並沒有什麼別的訣竅,好歹都離不開以下三個關鍵詞。

陪伴:父母再忙也要想法陪孩子

父母和孩子在一起吃飯,在一起說話,交流和學習無時無刻不在進行。

西方心理學有個很有意思的研究發現,孩子的詞匯量和父母在家庭交流,尤其是和在餐桌上交流的詞匯直接相關。

父母在談論政治,孩子可能今後會對政治感興趣;父母在抱怨,孩子可能就有了抱怨的情緒。

很多父母以為跟孩子多說話沒有什麼意義,實際上父母說的東西,即使孩子今天不懂,也會成為他大腦裡的重要組成部分。

更重要的是,陪伴和共同生活會決定整個家庭是否擁有共同的命運。

新教育改革提出一個主張:共讀,共寫,共同生活。基調就是陪伴。

一個父親是當地很著名的企業家,很忙,不是請人家吃飯,就是人家請他吃飯,跟自己的女兒沒有很多接觸。

孩子上了小學後,因為參加新教育實驗,新教育實驗的老師會定期給孩子父母親寫信,每周一封信。其中一項就是要求父母和孩子一起讀書,不僅是母親讀,父親也要讀。

這個父親5年裡和孩子一起讀了184本書。他說一開始沒感覺,讀了一個月之後,發現閱讀比喝酒有意思得多,就開始主動拒絕應酬,跟孩子一起讀書。

他說:“這5年裡,孩子上了小學,我上了大學。”後來他跟孩子在一起無話不談,而媒介就是書。

父母再忙也應該想辦法陪孩子,哪怕時間很緊張,哪怕做做樣子。回到家,很多父母打游戲,看電視,這很正常,但是要想讓孩子走得更好一些,就必須克制自己的行為。

閱讀:“我有讀書給我聽的媽媽”

閱讀的種子是在家庭裡播下的。

《朗讀手冊》引用了一首詩:“你或許擁有無限的財富,一箱箱的珠寶與一櫃櫃的黃金。但是你永遠不會比我富有,我有讀書給我聽的媽媽。”

閱讀是讓孩子有豐富精神生活的重要源泉,閱讀能力、閱讀興趣、閱讀習慣的培養是從家庭開始的。

童年的秘密我們遠遠沒有發現,童書的價值我們遠遠沒有認識。童書把人類最美好的東西,都悄悄地藏在一個個人物、動物的命運裡,藉此構建起孩子的價值觀。

最初的閱讀是親子共讀,是父母讀給孩子聽,因為孩子不認字,閱讀更多的是從圖畫入手。兒童最初是通過圖畫認識這個世界的。

童書不僅有價值熏陶的作用,還有治癒的作用,孩子要解決什麼問題,都有相應的圖書,看了之後比說一萬句教訓的話都有用。

最重要的是,兒童時期一旦養成了閱讀的習慣,今後會主動找書讀書。

閱讀是有胃口的,一開始讓孩子吃肯德基、麥當勞,慢慢的,其他東西就不愛吃了,他只對肯德基、麥當勞感興趣,他不知道世界上還有其他好東西。讀書也是這樣,讀了一些糟糕的書,對其他的好書就沒有鑑賞力了。

習慣:教育是否成功在於有沒有好習慣

體育不是看跳多高,跑多快,打球多好,是要看有沒有養成良好的健身習慣。如果體育成績優秀,但大吃大喝不鍛煉,身體也很糟糕,這不叫體育成功。

教育就是要養成對這個世界充滿好奇心,不斷地自主學習,不斷為自己充電的習慣,而不是讀書時拿100分,到了社會上連書都不看。

新教育改革有一個行動叫每月一事,每個月讓孩子做一件事,培養好習慣。比如,這個月學會吃飯。吃飯裡面有很多習慣要培養,不僅僅是禮儀還有很多和習慣相關的東西。比如學會走路,走路也有習慣,當然在習慣的背後還有很多准則性的東西,我們說不闖紅燈,意味著要遵守規則,遵守規則就是一個習慣。

我父親給我最大的禮物就是讓他養成了早起的習慣,他讓我每天早晨5時起床寫毛筆字,毛筆字沒有寫好,但是每天早晨5時起床成了我一生的習慣。現在我每天8時左右離開家去上班。這當中有三個小時可以用來閱讀寫作,幾年積累下來,出了4本書。

正如葉聖陶先生所說:“教育就是培養習慣,衡量教育是不是成功就看有沒有形成良好的習慣。”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