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則社會新聞透露出一個讓人容易忽略的議題,高學歷(大專以上)父母的兒虐比率,最近十年大幅上升。家長因過分要求孩子學業、情緒失控所造成的冷暴力,需要更多關心。

Shutterstock

一般認知,兒童被虐待,可能較常發生在中下階層家庭。但是翻開統計數據,卻看到讓人驚訝的趨勢。

兒童虐待案件頻傳,日前(2/15)台大醫院收治一名來自高社經家庭的國中資優生,因為考第二名被媽媽打到臉頰瘀青紅腫。根據衛福部資料顯示,大專以上的施虐者有上升趨勢,從2004年6.85%,2015年提升到12.9%。台大急診科主任曾偉傑表示,多數人以為兒童虐待只會發生在低社經、高風險家庭,但是高社經地位家庭同樣也有兒童虐待案,顯示兒童保護工作不分家庭背景,同樣重要。

資料來源:衛福部保護司。張益勤整理

曾偉傑說,台大過去也曾收過一個國中生因為滿身瘀傷送到急診,除了臉上瘀青,身上也有被掃把打過的痕跡或是癒合的傷疤。後來才知道,考試考全班第二名的他,始終無法滿足父母期待,經常半夜被叫醒複習功課,造成隔天精神不佳、無法上課,甚至曾因壓力大離家出走。曾偉傑說,傳統上「不打不成器」的觀念可能是家長管教過當的原因,而他擔心不只是小孩生理傷害,更擔心心理,「他已經這麼努力了,未來要如何面對更多的社會要求。」

高社經家庭的兒虐模式一:精神虐待多,容易被忽視

諮商心理師陳鴻彬說,高社經家庭的兒虐、家暴現象,過去不太受關注、數字呈現也少,並不是因為沒發生,而是型態可能以「精神虐待」、「較少外傷」的方式進行(比方羞辱、驚嚇、孤立、漠視兒童的情緒反應,向他們傳遞「你是沒有價值、沒人要」的訊息)。

高社經家庭的兒虐模式二:學業成績是壓力指標

陳鴻彬說,另一個高社經家庭常見的「暴力模式」是,因為一份收入就足以養家,負責全職教養的一方對教養成敗很焦慮,孩子的成績自然成了最具體的指標,而最大的焦慮的來源則是:一旦指標未達成(成績不理想),全職教養者就會被另一半(父親的比例高於母親)嚴厲指責。他分析:「嚴厲指責或暴力行為背後的心理機轉,除了藉此給予全職教養者壓力,往往也是故意在孩子面前批判、甚至羞辱全職教養者,讓目睹的孩子增加心理壓力與焦慮,以為這樣孩子承受壓力後,會積極改善成績,但其實這就是一種精神虐待。」而且,因為施暴的對象是伴侶而不是孩子,孩子既然沒有外傷,在校園裡就不易被發現。而成人受虐者為了維持家庭和諧,或者幫伴侶維持社會形象,外出時更會努力隱匿傷痕(例如透過裝扮或化妝),也不易被發現,更遑論被介入協助。

高社經家庭的兒虐模式三:多是衝動性情緒行為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兒童內科部部長黃璟隆表示,高社經地位的兒虐案件較少,多數還是來自弱勢家庭。他說,高社經地位家長的兒童虐待與弱勢家庭不同,通常源自對小孩的期望值,容易一下子情緒衝動打小孩,通常為偶發事件。

不論兒虐案件的家庭背景為何,黃璟隆建議,事發後父母與小孩都需要透過心理治療,做後續的諮商輔導,也重建親子間的信任感,才能避免悲劇一再發生。

黃璟隆強調,雖然高社經地位家長比較少肢體上的虐待,但是一些冷言冷語也會對小孩形成傷害。建議學校教育加強婚姻、兩性關係的課程,家長也要學習看孩子的優點,而非一昧地用自己的眼光評價小孩。

三大特徵提早發現受虐兒

陳鴻彬也根據多年的輔導工作經驗表示,在教育系統裡,可以透過仔細觀察孩子的行為與心理特徵,尤其留意以下三個常見特徵,這樣的孩子與家庭就有機會被看見、進而被協助。

特徵一:當孩子提到父母親時(尤其是聽到類似像「要跟家長聯絡」的關鍵字時),孩子異常的焦躁、不安、恐懼、害怕,甚至歇斯底裡,跟平時我們所觀察到,或是平日跟同儕、師長自在相處的模樣,很不同。

特徵二:與主要教養者聯繫時,主要教養者常刻意強調「以後有事找我就好,不要直接跟爸爸(或媽媽)聯絡」,彷彿深怕另一半接到學校電話。

特徵三:有些孩子會異常退縮、極度缺乏自信,但有另一群來自高社經地位家庭的孩子會內化暴力模式,在學校成為另一群施暴者,或是霸凌他人者,藉由欺負比自己更弱勢的同儕來轉移壓力與焦慮。表現於外的,看似「霸凌施暴者」,但其實孩子本身也是高壓與高控家庭教養下的受害者。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