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2-20 19:52:44
中國不應排斥“金鼻子剽竊獎”這樣的“潑冷水”,但世界也不妨給“中國製造”一點寬容、一點時間。
近日,一則中國製造商包攬德國“金鼻子剽竊獎”前十名的消息引發關注。中國產品設計是否“山寨”外國設計再次成為網友熱議的話題。
2月15日,活動組織方德國“反剽竊協會”(Aktion Plagiarius)新聞發言人克裡斯汀女士(Christine Lacroix)向媒體記者介紹,這份獲獎名單由專家評委會確定,其中也包含大量歐洲經銷商。獎項旨在譴責仿冒者肆無忌憚的商業行為。但她同時表示,盡管獎項曾經對一些商家起到威懾作用,但其實並無法律效力。
▲圖為本次獲“金鼻子剽竊獎”的某產品,左正品,右山寨(圖/網路)
針對今年有多家中國企業上榜被質疑,克裡斯汀表示,協會此前曾向全世界400餘家公司頒過該獎,其中涉及很多國家的企業。“在今年的獲獎名單中,也有大量售賣仿製品的歐洲國家被提及。”
01
歷史悠久的反剽竊獎
所謂“金鼻子剽竊獎”,是由德國反剽竊協會每年為仿冒產品製造商和經銷商頒發的獎項,這一獎項最初是德國設計師裡多·布瑟在發現自己的設計被仿製後於1977年創立的。到今年為止,這個獎項已經頒發了42年,可謂歷史悠久。
▲德國設計師裡多·布瑟
雖曰“獎”,但如每一個人所見,這個獎項其實更像是一種對山寨產品的“示眾”。其屬性,大概就如美國專評爛片的“金酸莓獎”,專事嘲諷與喝倒彩。
中國企業包攬獎項前十,終歸是不光彩,應該知恥而後勇。
不過,“反剽竊協會”新聞發言人克裡斯汀女士也坦言,德國“剽竊獎”前十均為中國企業,並非有意為之,獲獎者中,也有很多外國企業。所以對待這一結果,國人也不必往國別歧視上聯想。
事實上,中國企業佔據獎項前十,從概率論上也能找到解釋。
眾所周知,中國在2010年就已經成為世界第一製造業大國,製造業產值不僅超過美國,而且幾乎等於排在後面的美日德三國之和,從這個規模與體量上看,中國出現山寨產品的概率也更大。
▲中國製造業工廠
這也並不是為中國的山寨企業辯護,只是說,若基於理論推演,中國企業高頻上榜“金鼻子剽竊獎”,並不意外。
02
不堪回首的“山寨”之路
自工業社會以來,仿製與山寨就一直是困擾企業知識產權的一大難題。中國眼下正處於從製造業大國向製造業強國的過度中,一些企業還在模仿與借鑑中前進,知識產權的理念也並未完全深入人心。所以,現階段的山寨現象,從工業化的歷史進程來說,似乎是難以避免的尷尬。
世界上那些製造業強國走到今天,也都有一段“不堪回首”的山寨之路。首當其沖者,就是“金鼻子剽竊獎”的出品國——德國。
1871年,德國統一,百廢待興,最重要一端就是實現工業化的起飛。這一時期,德國主要靠模仿英法美等國的產品推進工業化,並依靠廉價銷售沖擊市場。也因此,其被扣上偷竊設計、復制產品、偽造製造廠商標志的帽子。
▲德國海德堡工業區
1887年英國還通過了侮辱性的商標法條款,規定所有從德國進口的產品都須註明“Made in Germany”(德國製造),用以區分“英國製造”。背著“剽竊者”的罵名,德國直到19世界末,才走出山寨與抄襲的陰影。
同一個世界,同一段“黑歷史”。只不過,德國處於“完成時”,而中國正在“進行時”。
當今世界上最發達的工業化國家——美國,也走過一段抄襲的歷程。
立國之初,美國政府派人去英國學習技術,但英國的實驗室卻拒絕了美國的企業家與工程師,因為他們被認為“動機不純”。而美國的“工業化之父”斯萊特,原本是一名從曼徹斯特移民到美國麻省的英國人,他幫美國人建立了工業化基礎,卻被英國人稱為“叛徒”。
至於亞洲工業強國日本,只要聯想到其“脫亞入歐”“以歐為師”的立國理念,大抵就可以猜到,一部日本的工業化歷史,就是一部山寨史。
▲日本四日市的工廠
有人送給日本人一個評價:山寨一切能山寨的好東西。甚至有傳聞稱,日本為了能在其山寨產品上打上“Made in USA”的標識,還專門設立了一個名叫“USA”的小鎮,彷彿有了這個鎮子,日本企業家山寨起來就可以心安理得了。
一部世界工業化史,幾乎就是一部山寨與模仿的歷史。沒有哪個可以逃脫這個規律。由模仿再創新竟至於顛覆,大概就是一個國家工業化進程的必經之路。
03
新電商崛起將加速淘汰山寨貨
但要強調的是,雖說多數工業化強國都經歷過山寨的階段,但這並不能成為中國安於抄襲與山寨的理由。盡管由山寨而創新,需要一個歷史過程,但我們仍然希望,中國的這個過度過程能夠快些、再快些。
“金鼻子剽竊獎”前十被中國企業包攬,照鑑了中國山寨產品過多的不爭事實。這並不光彩,應該成為中國企業自主創新、破局山寨的動力。但也要看到,隨著中國科研水平與自主創新能力的提高,中國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已是歷史大趨勢。
所以,中國不應排斥“金鼻子剽竊獎”這樣的“潑冷水”,但世界也不妨給“中國製造”一點寬容、一點時間。特別是,中國目前迎來了成批孕育品牌的關鍵節點。而近些年來在中國崛起的新電商平台,實則更有利於知識產權的保護,也更有助於品牌的扶持。
▲新寶電器加入拼多多“新品牌計劃”首日,其工廠正進行生產線直播
相較於傳統商業時代,電商平台重塑了人、貨、場三大要素,既可以通過壓縮交易環節幫商家節約成本,租金、裝修等實體成本的省卻,也為商家降價帶來空間,最大限度讓利消費者。與之對比,同價不同質的山寨產品就此失去價格優勢,最終達成良幣驅逐劣幣的效應。
相比於傳統電商,新電商拼多多的“中間革命”更為徹底:通過社交拼團模式,消費者以更低價格購買到合意商品,配以便捷低廉的物流,實現品質購物。
全方位的“中間革命”,讓物美價廉在電商平台上成為可能。當消費者有了更好選擇,山寨產品自然會逐漸被淘汰。
另一方面,電商企業內置強大的技術基因,其利用大數據技術可以對山寨產品的產、供、銷進行全流程追溯與打擊;平台也可以與監管部門分享大數據資源,提高對山寨產品的甄別鎖定能力,共享共治。如此眉目清晰的打假機制,勢必會形成一股壓力,倒逼企業規范生產,走出灰色地帶。
所以在電商時代,“中國製造”將加速淘汰山寨,走出更多自主創新之路,而不是像有些人所認為的,電商成了假冒偽劣的聚集地。
這也啟示,在企業知識產權愈來愈受重視的網際網路時代,滿足於山寨的蠅頭小利而無心於自主創新的企業,沒有未來。